內容
如何對抗社會污名
減少污名不只為了鼓勵求助,更是為了維護尊嚴和人性、充權、爭取平等、對抗壓迫與結構性創傷和審視不同群體間的權力關係。如果有一天污名能夠在我們身處的社會消失,你覺得世界會變成怎樣?
媒體參與
媒體在不知不覺下影響著我們對精神病的態度。傳媒、創作者與觀眾都可多加留意,避免加深刻板印象。媒體是一把雙面刃,既可以加深污名,亦可以透過傳遞有關精神健康的資訊來去除污名。
作為撰文者:
1. 審視對讀者造成的影響,尊重報導對象/受訪者
刻板的描述可以令有精神病的人進一步被污名化,同時也是一種傷害,另外也會令大眾視精神健康話題為禁忌。
傳媒有時都想報導"juicy"的故事,而使用誤導及嘩眾取寵的標題,令當事人感到難受。傳媒需以尊重的態度,不要在過程造成二度創傷,尊重受訪者的意願,報導受訪者願意公開的經歷。
2. 覺察標題的影響力
「衝擊!原來某縱火犯有精神病!」「某明星行為異常,啱啱響青山出嚟?」等這些微歧視的字眼,會直接影響讀者對於有精神病的人的態度及看法,也會錯誤地把精神病跟暴力掛勾。事實上,只有百分之三至五的有精神病的人會有暴力傾向。
3. 多接觸有經歷的人
多聆聽不同人的經歷,多深入研究,可以讓大眾認識有精神病的人不同的面向,可以更如實、貼地地呈現有精神病的人的面貌。
4. 提供心理教育及相關服務資訊於文末
在涉及精神健康的內容,可在文末補充有關的知識教育讀者,以及相關的服務熱線提供給讀者參考。
作為大眾的我們:
1. 認識自己對媒體的影響力
沒有讀者支持的話,污名化的文章不會愈出愈多。我們可認清自己的力量,選擇有操守的傳媒,鼓勵傳媒作不加深污名的報導。
2. 以行動反映你的取態
在網絡,我們可以很直接地comment, like, share,透過這些途徑,我們也可直接反映自己對報導手法的意見。
創作和社會責任
影視作品中有精神病經歷的人的描繪對社會污名可以產生重大影響,因此製作人須留心,避免加深負面的刻板印象,
作為影視製作人:
1. 須留心,避免加深負面的刻板印象
一些描繪,如將有精神病的人物描繪為「暴力」、「不可預測」或「無法在社會中適應」的形象等,會加深精神病污名化,令人更難尋求所需的支持,令有精神病經歷的人在社會處於更弱勢的位置,以及其他負面影響。
2. 積極擔當去除污名化的角色
例如立體地展示有精神病的人的不同面向、繪描與刻板印象不相符的故事,正面示範與有精神病的人互動的不同可能性。「創作」並不是加深負面刻板印象的藉口,製作人亦有社會責任去確保對有精神病經歷的人是尊重的,而不會進一步邊緣化或污名化有精神病的人。
作為觀眾的我們:
支持減低污名化的影視作品,以及反對加深負面刻劃印象的影視作品。
對我們一起努力,讓大眾對有精神病經歷我人病更深刻和人性化的理解。
參考文獻:
[1] Chan, G., & Yanos, P. T. (2018). Media depictions and the priming of mental illness stigma. Stigma and Health, 3(3), 253–264. https://doi.org/10.1037/sah0000095
http://pdfs.semanticscholar.org/.../65e7795f14ad9b2040bdc...
[2] Knifton, Lee & Quinn, Neil. (2008). Media, Mental Health and Discrimination: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Reporting Trends.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. 10. 23-31. 10.1080/14623730.2008.9721754.
[3] Lewison, Grant & Roe, Philip & Wentworth, A & Szmukler, George. (2011). The reporting of mental disorders research in British media. Psychological medicine. 42. 1-7. 10.1017/S0033291711001012.
[4] Quintero Johnson, J. M., & Riles, J. (2018). “He acted like a crazy person”: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’ recall of stereotypic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mental illness.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, 7(2), 146–163. https://doi.org/10.1037/ppm00001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