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tigma_cover_Say no to Stigma.png

​污名背後

大家還記得電影《一念無明》嗎?上映後喚醒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污名化這個議題。但多年後,我們對有精神病的人的態度又改善了多少?在香港,可以達到精神病診斷標準的人數很多,受其困擾的人為數不少,我們身邊都極可能有人正在接受精神健康服務,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。污名會大大減低求助意欲、接受治療的穩定性,令有診斷的人隱藏自己的情況,不敢向至親和好友透露,擔心別人的目光,不少人因而活在不見光的衣櫃裡。對精神健康和精神病缺乏認識,大概因為不了解,我們都不自覺地傷害別人。讓我們透過這篇文章,認識什麼是污名、探討在生活中如何受污名化的影響、以及如何對抗社會污名。

內容

甚麼是污名(Stigma)?

污名 (stigma) 是指外界因對某群體有刻板印象、偏見和標籤,把某些負面元素誇大及以偏蓋全,令這群體在社會上處較低和不利的位置 [1]。於現今社會,人們普遍對精神疾病認知匱乏,並對之持有偏見,影視作品和傳媒大力渲染精神病=暴力,復元人士是軟弱的、是無工作能力的、是古怪的,污名可以以不同形式出現,可以是嚴重的行為上歧視,剝削復元人士的基本權利,亦可以是微小得不易察覺的說話,以精神病作笑話,一切都反映社會對精神病的污名。

污名的組成

How does Stigma form
  1. 標籤來分辨這個人與其他人的差異,例如:有精神分裂症、有抑鬱症、有精神病,
    這些就是標籤。

  2. 把這些有標籤的群體蓋上刻板印象,例如:可能係軟弱、好危險、未能自理等

  3. 這些標籤和刻板印象蓋與一個負面的睇法,稱為「偏見

  4. 這些偏見就會令人覺得好厭惡、恐懼、抗拒等

  5. 因為這些偏見,我們就會將「有精神病經歷的人」分為另一類的人,同我們「沒有精神病經歷的人」是不同的(i.e. 將被標籤群體從「我們」分隔 - 稱為 Us vs Them、「我們」和「他們」的分別), 甚至以非人的目光看待對方

  6. 繼而在整個過程中,因上各種過程和組成,而驅使不平等的歧視地位喪失;亦有可能主流會將有被偏見歧視,或被標籤的人士分隔 ,令這些群體受到不公平的對待(如:無視、不平等待遇等)。

  7. 亦同時形成權力不均,令到社會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發生了。

另外,其中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會權力差異,即是社會上,有精神病經歷的人其實本身是沒有權力,可能是沒有權力去發聲,去表達自己的意見,其他人會覺得他們很弱。

權力差異低下,再加上以上的整個組成(包括:標籤刻板印象偏見分隔歧視
地位喪失),就會形成了「污名」。

污名小詞典

以下是在一些與污名有關的詞彙,希望讓大家更清晰當中的定義,從而可以有更有意義的討論和反思:

Label & Stereotype_Stigma Dictionary

標籤與刻板印象
( Label & Stereotype)

標籤的原意在於標示每個人的差異,可以是正面、負面或中性的。

人們把某些思想和印象聯繫到特定標籤,便會對標籤對象產生刻板印象,於是假設標籤對象們都有著相同的特質。

偏誤與偏見
( Bias & Prejudice)

偏誤是認知上對於對方甚至其身處的群體一些既定的偏好和期望,通常源自相處經驗和主觀感覺;偏見則是情感上的感受,把刻板印象以偏概全地概括整體群體。

分隔(Separation)

偏見令人們拒絕接納標籤對象,被刻板印象蒙蔽的大眾認定對方與自己不同,為了以院被標籤同化會刻意迴避接觸對方,於是便把「他們」從「我們」分隔開。

Discrimination_Stigma Dictionary_

歧視(Discrimination)

歧視是人在偏見驅使下作出的行為表現,包括無視、拒絕援助和壓逼等。會在無形之間造成雙方的權力不均。

Status Loss_Stigma Dictionary

地位喪失(Status Loss)

受污名影響的人在工作、學業或社會福利上容易受到剝削不公對待,被逼失去平等的地位。

​參考文獻:

[1] Link, B. G., & Phelan, J. C. (2001). Conceptualizing stigma.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, 363-385.

[2] Goffman, I. (1963). Stigma: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. Eaglewood Cliffs, NJ: Prentice-Hall.

bottom of page